1月29日,本報記者從江西省發改委獲悉,江西省為“配套大飛機研制”而建設的南昌航空工業城,投資預算再一次上調至400億。
江西省發改委主任姚木根告訴本報記者:“2009年12月,江西省和中航工業集團共同宣布投入300億建設航空城,預期未來實現1000億的銷售收入。由于考慮到未來我們還將面臨擴大規模,所以,還需要增加100億的投入。”
在國務院批復江西省《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后,南昌航空城是正式奠基的第一個重大項目,它也成為江西產業發展的一張新名片。在江西省委省政府審定的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航空制造業因“技術含量高、產業鏈長”,也位列其中。
不過,中國各地近期先后上馬的多個“航空城”,亦引發了業內“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的擔憂。
從200億到400億
8年時間,1000億收入,這是南昌航空城的目標。
2009年6月,項目最初公布時,江西省方面公布的航空城投資額為200億。按照計劃,該航空城將從2009年底到2018年分三期開發建設。
2009年底,一期工程已經開始,投資約70億元,分兩階段分步實施:第一階段建設期為3年,主要建設大飛機零部件研發和制造區第二階段,實施洪都集團自用機場搬遷和相關配套廠房建設。項目的二期工程投資80億元以上,爭取3至5年建設完成,主要實施洪都集團整體搬遷,建設配套生活設施、完善城市功能。第三期建設投資50億元以上,主要規劃建設通用航空產業園、地方軍工以及其他相關產業園的建設。
2009年12月23日,江西省政府與中國航(601111,股吧)空工業集團公司(下稱“中航工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決定共同投資300億元規劃建設“南昌航空工業城”,開展航空及相關產業戰略合作。
根據雙方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還將聯合組建航空城科技開發公司,負責航空產業、項目的規劃發展以及航空城的開發建設洪都商用飛機股份公司,努力將其打造成為國產大飛機主要供應商和國際主流航空轉包業務供應商以及南昌通用飛機公司,在航空城內大力發展高端公務機。
1月29日,姚木根告訴記者:“新增加的100億元投入,涵蓋了工業區的基礎設施和生產設備,包括機場建設、洪都集團搬遷,以及預留機場臨時啟用所需費用等等。”
央企中航工業和江西省屬國企,將是南昌航空城投資的主力。
“如果省屬企業能參與大飛機戰略,對于企業的國有資產經營重組,進行招商引資、技術的嫁接改造和內部管理提升,都會上一個新的臺階。”江西省國資委主任李天鷗告訴本報記者。
作為江西省“參與大飛機項目、建設南昌航空工業城推進領導小組”成員之一,李天鷗負責招商引資,物色介紹省屬企業參與到大飛機戰略當中去。
“目前,已經進入該戰略的有江西省投資集團,我們還在物色其它的企業。”李天鷗對本報記者稱,“大飛機是國家戰略,已有很多央企參與其中。我們省屬企業加入后,將會與央企開展很好的合作。”
江西的期待
江西省政府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10年,江西將推進了1000項重大工業項目,其中,江西省省長吳新雄把“爭取大飛機項目取得成功,南昌航空城順利奠基”放在了首位。
江西對于“大飛機”的期待,既因為歷史淵源,也出于該省產業轉型、加速工業化的訴求。
作為新中國第一架飛機的誕生地,江西航空業歷經50年發展,現已形成一批成熟資源。從洪都飛機、昌河飛機等制造商,到602研究所、650研究所等研究機構,從產業規模、研究人才、配套產品等方面都具有集中優勢。
2009年5月26日,中航工業旗下的洪都航空(600316,股吧)工業集團,與“大飛機”項目公司——中國商用飛機公司簽署備忘錄,承接國產大飛機前機身和中后機身兩個工作包的研制與生產任務,約占機體份額的25%,正式成為大飛機部件供應商。
12月9日,江西洪都航空(600316,股吧)工業股份公司又與沃特飛機公司首次簽署了轉包商業合同,到2014年6月前,生產波音747-8飛機48段部件合同,并選址南昌航空工業城,這對洪都實施大飛機項目具有重要的促進和牽引作用。
“航空城”紛至
隨著“大飛機”從概念提出到產業落地,各地紛紛爭取建設自己的航空“門戶”,稱謂包括基地、工業城、產業園等等。
目前,除了江西南昌航空工業城外,沈陽已開工建設總投資約500億元的沈陽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項目,計劃用10年時間,成為我國最重要的支線飛機、公務機、通用飛機總裝基地,規模最大的飛機大部件轉包基地,專業的“一站式”飛機維修基地,以及航空研發培訓基地。
天津的濱海新區,目前也已有7個大的航空項目,除空客A320系列飛機天津總裝線外,還包括直升機產業基地項目、特種飛行器生產基地項目、機翼組裝生產項目等。北京也于去年提出,欲建設一個“集帶動區域發展的臨空產業中心、中國國際交流門戶、北京國際大都市生態衛星城于一體的21世紀航空城”。而陜西省,也打算在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籌建“航空中小企業工業園”。
而大飛機大本營上海,也已制定了民用航空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化“三年行動方案”,劃出包括浦東的張江南區、浦東機場南端和臨港地區、閔行的紫竹園區和寶山大場在內的五個產業區域,建設航空基地。
紛紛上馬的航空城,業已引發了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的隱憂。
1月29日,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大飛機從整個產業鏈上下涉及數百萬零部件和系統,對于區域經濟來說,正是新的一輪產業提升的機會。把航空作為抓手,也正是目前不少地區的特點。不過,提概念總要比實際發展快,在上馬航空城時,還是要謹慎些。”